6月24日,江苏苏州一位母亲王女士通过监控发现,自己雇佣的月嫂竟对4个月大的婴儿实施整晚暴力喂奶,包括强行扭头、摇晃奶瓶硬塞、踢婴儿床等行为,导致孩子整夜未眠。目前,涉事月嫂已被辞退,母亲报警并准备走司法程序,中介机构承诺将其永久拉黑。
王女士介绍,当晚她查看监控时,发现月嫂在喂奶过程中多次粗暴对待婴儿。视频显示,每当婴儿因不适撇开奶嘴时,月嫂便强行扭正婴儿头部,用力摇晃奶瓶硬塞入口,甚至敲打奶瓶底部、踢婴儿床。更令人愤怒的是,这一行为每小时重复一次,整晚共四次,导致婴儿无法入睡,全程哭闹。
“宝宝现在有惊跳反应,一碰就发抖。”王女士心痛表示,当天发现后立即辞退月嫂并报警,后续将走法律途径维权。
4 个月大婴儿遭月嫂整晚暴力喂奶,月嫂可能需承担刑事、行政和民事法律责任,律师可从证据收集、法律分析、诉讼代理等方面帮助业主维权。具体如下:
月嫂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
刑事责任:月嫂作为对婴儿负有看护职责的人,其整晚暴力喂奶的行为若情节恶劣,可能构成虐待被监护、看护人罪,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若经司法鉴定,婴儿的伤情构成轻伤及以上,月嫂的行为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,根据伤害程度不同,面临不同刑期,如致人轻伤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致人重伤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行政责任:即便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,月嫂的行为也违反了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。因其伤害的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婴儿,根据规定,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。
民事责任:月嫂的行为侵犯了婴儿的人身权利,根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婴儿的监护人可要求月嫂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,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、护理费、营养费、精神损失费等因侵权行为给婴儿及其家庭造成的损失。若雇主与月嫂或家政公司签订了服务合同,月嫂的行为还构成违约,雇主可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,如支付违约金等。
律师能帮助业主做的事情
提供法律意见:律师可向业主详细解释月嫂行为所涉及的法律问题,包括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,以及业主自身享有的权利和可行的维权途径,帮助业主了解整个维权流程和可能的结果,使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。
协助收集证据:律师会指导业主收集相关证据,如监控视频、婴儿的病历诊断证明、与月嫂或家政公司的聊天记录、服务合同等,这些证据对于证明月嫂的侵权行为和婴儿的受伤情况至关重要,是维权的关键依据。
参与协商谈判:律师可代表业主与月嫂或家政公司进行协商谈判,争取通过协商解决纠纷,为业主争取合理的赔偿和解决方案。在协商过程中,律师能凭借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,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,促使对方给出合理的答复。
代理诉讼程序:若协商不成,律师可代理业主向法院提起诉讼,起草起诉状等法律文书,在诉讼过程中代表业主陈述事实、提供证据、进行辩论,依据法律和事实要求法院判决月嫂或家政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,帮助业主通过司法途径实现维权目标。
近年来,月嫂、育儿嫂虐待婴儿事件屡见不鲜:
福州:月嫂被曝强行灌奶、扇婴儿巴掌,机构称“私单”撇责。
湖北十堰:28天婴儿遭月嫂捏鼻灌奶致骨折,涉事者称“情绪烦躁”。
长沙:6个月婴儿被育儿嫂剧烈摇晃1分钟,致持续高烧。
重庆:月嫂被曝打耳光、掐脖子,公司仅解雇了事。
专家指出,部分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,行业准入门槛低,监管缺失,导致恶性事件频发。
涉事中介机构回应称,已对月嫂永久性拉入黑名单,永不录用,并配合调查。律师分析,若婴儿出现身体或心理损伤,月嫂可能面临虐待被监护、看护人罪的刑事追责,雇主可索赔医疗费及精神损失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