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年 6 月 20 日,陕西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,31 岁的护士董某某被同居男友师某某杀害 1 。 当日晚近 6 时,师某某在车内割破董某某的颈动脉,之后驾车约一小时才报警,致使董某某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,最终不幸离世。董某某与师某某于 2020 年左右相识,师某某隐瞒了自己已婚育子的情况对董某某展开追求,随后两人同居。 从董某某的日记可知,她生前长期遭受师某某的言语威胁和暴力行为,日记中多次提到 “被人威胁,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,有家不可回” 等内容。2024 年 3 月,董某某曾向父亲展示自己手腕和脖子上的伤,父亲报警后,警方将此事定性为感情纠纷,仅对师某某进行了批评教育。此后,师某某仍未停止暴行,5 月还曾闯入董某某家中,嚣张地称自己打过她很多次。 案件发生后,董某某的父亲及其代理律师认为,师某某的行为不仅构成故意杀人罪,还应追加虐待罪。但经过两次补充侦查,检察院最终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,目前案件已进入开庭前准备阶段。
从法律角度看,董某某的父亲作为被害人近亲属,有权通过一系列法律程序维护死者权益、追究施暴者责任并主张合理赔偿。结合案件细节,具体可采取以下行动:
审查起诉阶段:要求检察院对 “未追加虐待罪” 的决定作出书面说明,若认为理由不成立,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,请求监督。
审判阶段:若法院判决未充分考虑师某某的虐待前科、故意杀人的恶劣情节(如拖延报警),导致量刑过轻,可通过律师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(检察院是抗诉主体,家属可提供线索和理由)。
执行阶段:若师某某被判处刑罚,关注其服刑情况,确保刑罚执行到位。
委托专业律师:刑事诉讼程序复杂,涉及罪名认定、证据质证、量刑辩论等专业问题,委托熟悉刑事业务的律师可更高效地推动权利主张(若经济困难,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法律援助)。
固定并补充证据:除已有的日记、报警记录外,可尝试收集更多佐证(如董某某同事、邻居对其被暴力威胁的证言,师某某与董某某的聊天记录中体现威胁的内容等),增强主张的说服力。
关注舆论与社会监督:在合法范围内向媒体披露案件细节(需注意保护个人隐私),通过社会关注促使司法机关更审慎地处理案件,确保裁判公正。
总之,董某某的父亲作为近亲属,核心权利是 “参与刑事追责 + 主张物质赔偿”,重点在于通过证据证明师某某的虐待行为与故意杀人行为的独立性,推动数罪并罚或从重处罚,同时依法获得合理的物质损失赔偿。整个过程中,借助专业律师的帮助、积极与司法机关沟通、充分提交证据,是实现权利的关键。